国外智谋故事:罗丹雕像撼人心
教程:国外寓言故事  浏览:186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国外智谋故事:罗丹雕像撼人心

    谋略是智慧之光,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谋略故事集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体,对启迪人类智慧,丰富思维能力,增长智力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外智谋故事:罗丹雕像撼人心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1840―19l7年)走进一座艺术博物馆,锐利的目光被一座雕像所吸引。

    这座雕像取材于13世纪的一段史实:意大利比萨的君主乌谷利诺十分残暴,人民对他恨之入骨,后来终于把他打倒。起义者为了让他尝尝饥饿是什么滋味,把他和他的儿子一同囚禁在一座荒山的高塔里,不给吃喝,最后他们活活饿死在塔内。

    18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像家加尔波,就创作了一座表现他们挨饿而死的雕像――他着力刻画乌谷利诺挨饿的恐怖情状:乌谷利诺的两个儿子已饿死在他身旁。他肝肠寸断,一只手压着肚子一只手拼命在空中挥舞,似乎在呼救。

    罗丹全神贯注地看了一会,不无遗憾地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啊!加尔波大师糟蹋了这一本来可以使人惊心动魄的素材。”

    罗丹的学生在一旁说:“老师,那么,怎样处理这一素材,才能使人惊心动魄呢?”

    罗丹沉思了一会说:“我决定要重新创作一座雕像..”后来,在人们面前出现了这么一座塑像――乌谷利诺的一个儿子刚刚断气,另一个还在挣扎,他的一只手死命地抓住父亲的胳膊,头仰着,似乎在作凄厉的喊叫,而乌谷利诺则充耳不闻,屈着身子,伏在已死的那个儿子身上,正准备低下头去以儿子的尸肉充饥,但似乎又下不了口。他那瘦削的脸在抽搐,好像内心在作剧烈的斗争:兽性和人性的斗争。这个野兽一样极其残暴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以亲生儿子未寒的尸肉充饥,符合他的性格。但他又毕竟是人,多少还有点人性,所以在下口之前,又有一番犹豫,这也是符合情理的。

    罗丹的学生见了老师的新作,比较了一下加尔波的作品,评论说:“是的,罗丹老师的作品确实超过了加尔波的作品,因为加尔波只揭示了局部的真实;而罗丹老师则刻划了暴君乌谷利诺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的饥饿的真实,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0/0
      上一篇:国外智谋故事:罗宾揭画中秘密 下一篇:国外智谋故事:罗金巧夺顿河桥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

      下载听力课堂手机客户端
      随时随地练听力!(可离线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