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教程:英语学习方法  浏览:133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邢新雅

    【摘要】本文从国人学习英语的历史及英语学习的现状出发,具体分析了目前国内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教学的优缺点,并着眼于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从语言、文化差异的角度,指出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既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语言功底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实用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言差异 文化差异

    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及语言学习的复杂性。语言教学的价值不应局限于传递语言基础知识,更应注重培养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技能。本文拟从国人学习英语的历史及英语学习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英语教学的优缺点,并从语言、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发展。

    一、英语学习历史及现状分析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之久。1862年,京师同文馆作为第一个外语学习机构成立,正式将英语列入规范性课程的行列。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洋务运动的影响,政府开始大规模培养外语人才,具体集中于翻译人才以及科技军事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的是更好地了解与学习西洋文化,实现“自强”。

    改革开放迎来了国人学习英语的一个新高潮,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强,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国人清晰地认识到,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走出去与世界交流,而走出去极其重要的一步就是学好英语,因为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经济贸易,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以来,国内的英语学习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需要指出的是,在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初期,国人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为了与世界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自我。而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英语学习,却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分,应付考试。应试教育下的英语教学延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内容过多地集中于词汇和语法等书面语言知识,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违背了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二、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探讨

    1.基础知识教学。

    (1)词汇教学。词汇作为语言的构筑材料,对语言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新形势下的词汇教学应体现文化性原则。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所蕴涵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语言本身同等重要。在学习词汇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单词本身的语言意义,还要让学生了解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例如,在学习单词“cat”(猫)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它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言意义基本相同,都指向一种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趾,后肢四趾,趾端具有锐利而弯曲的爪的夜行性动物。但它在两种语言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却截然不同,“猫”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一种吉利动物,古代人民用“小猫扑彩蝶配红牡丹”的图案寓意长寿富贵,因为“猫蝶”与“耄耋”谐音,民间还流传有“猫有五福”、“猫入福地”等说法;但在西方文化中,“cat”多含有贬义,如“black cat”代表凶兆;“cat in the pan”代表叛徒;此外,“cat”还经常用来指代恶意伤人,包藏祸心的女人。

    新形势下的词汇教学应体现情境性原则。“词汇教学不应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应和句子、段落、情境相结合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巧妙地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模式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中加深对词汇的印象,从而提高词汇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单词“will”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Mary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因为数学成绩总是上不去,她对自己很失望,甚至想要放弃数学,在老师给她提供了很多学习指导,并说了一句“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后,她重拾信心,发奋学习,在学期末取得了优异的数学成绩。在对此情境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合理引导学生推断出“will”在此句中的意义为“意志”。

    新形势下的词汇教学应体现系统性原则。教师要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词汇的形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以及词汇在不同时态语态下的转化规律。例如,在学习单词“spend”时,教师首先要介绍英语中的浊化现象,即当清辅音/s/遇上清辅音/p/、/t/、/k/,并在单词中位于重读音节时,/p/、/t/、/k/会浊化成其相应的浊辅音/b/、/d/、/g/。教师还应举出其他例子如study、sky等,并进一步解释这些词的读音是如何体现浊化现象的。在介绍过“spend”的形音联系之后,教师还应介绍其在不同时态语态下的变化规律,如在过去时中“spend”要变为“spent”,在被动语态中要用过去分词形式“spent”和be结合。

    (2)語法教学。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模式。语法作为语言的组织规则,在语言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词汇短语等个体语言材料只有通过一定的语法加以组织才能成为可被理解的句子。

    应试教育下的英语教学非常重视语法的教授,但其教授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受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限制和语法学习本身难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采用中文进行语法讲解,全英学习环境的缺失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另外,目前的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学习,这导致许多学生直接利用汉语思维进行英语学习。

    新形势下的语法教学要求教师尽量用目的语讲课。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人们通过接受可理解性信息的输入习得语言”。对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语言输入形式。教师用目的语讲课,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全外语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分析理解教师的话语,会在无形中习得一定的语言组织规则,进一步为自己的语感形成奠定基础。endprint

    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要注重英汉语言的对比学习。由于对语言差异缺乏认识,再加上深受母语文化的熏陶,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摆脱不了汉语的色彩。只有对英汉两种语言加以对比学习,学生才能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英语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上的差异。汉语没有人称的格变化,因此同一人称的主格,宾格,所有格在汉语中都用同一个词表示,而英语对人称的格则有着严格的区分,主格,宾格,所有格形式各不相同。例如:当“他”做主语时要用“he”,做宾语要用“him”,所有格则为“his”。

    试比较:我给了他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I gave him a book.

    He gave me a book.

    除了人称格式的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表达上也存在很大差异。汉语中的名词本身没有形式上的变化,名词单复数概念主要通过数量词的单复数来体现。但英语中的名词本身有单复数形式的变化,其复数形式主要通过名词词尾变化来体现。

    试比较:我照了一张照片。

    我照了两张照片。

    I took a photo.

    I took two photos.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英汉语言的形态差异,还要让他们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状态上的差异。英语具有名词化倾向,名词、介词、分词等结构常被用来代替动词意义,所以英语语言具有静态特点;与英语的名词化倾向不同,“汉语以动词为主,动词形态变化少但功能大,所以汉语经常用连动式、复合式”等来体现其动态特点。

    试比较:She entered the classroom with a book in her hand.

    她拿着书走进了教室。

    The rain being over,we rode on.

    雨停了,我们继续骑车前行。

    英汉的语言状态不仅有静态与动态的区别,二者在被动意义的表达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英语中的被动意义通常直接采用结构被动句来表达,但汉语的被动意义经常通过意义被动句(主动句)来表达,句子结构多为“动作接受者+动词”。

    试比较:Once he is saved,our task is finished.

    一旦他被救出来,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He was drowned.

    他溺水了。

    2.基本技能教学。应试教育过多地注重书面语言知识的演练,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经常陷入既听不懂又说不出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听”和“说”作为语言交际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师生的重视。

    (1)听力教学。“听,是语言学习者主动地、有目的地对所听内容做出正确理解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不能只停留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层面,而应主动感知、识别声源材料,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并联系自身已习得知识,通过分析准确判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

    听力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听前准备阶段(pre-listening)、听力进行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巩固阶段(post-listening)。

    在听前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精确定位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以便为其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其次,教师应通过介绍目的材料的主题以及相关词汇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从自身已有知识储备中调动相关信息,对所听目的材料进行预热。最后,教师要在明确目的材料重难点所在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与材料相关的题目。

    在听力进行阶段,教师主要通过向学生播放目的材料,培养锻炼学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实际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泛听(extensive listening)和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相结合的方式。泛听,要求学生“抓大”,即捕捉材料的主要信息,对材料的主题、结构有一个整体了解;精听,要求学生“补小”,即获取材料的细节信息,更准确地理解材料内容。“泛听”和“精听”相结合的听力教学法,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锻炼学生的听力技能。

    在听后巩固阶段,教师要采用多种测评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其作出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书面测评”和“口头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书面测评包括:回答问题、完形填空、拟写总结等;口头测评包括:组建对话、口头复述、小组讨论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细心观察,了解自己学生的优劣势所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测评方式。

    (2)口语教学。说,是以交流为目的进行的一项“生产性活动”。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它是语言学习者对自身所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口头回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学习者首先要从已习得知识中调动与目的主题相关的信息,然后运用一定的语法规则对其加以有效组织,最后将其清楚地表达出来。

    “准确度”和“流畅性”作为评价语言学习者口语水平的两个重要标准,对口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准确度,是指语言学习者要用符合語言规范的词句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度”要求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最真实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测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度。

    流畅性,是指语言学习者在整个口语表达过程中要做到不紧不慢、连贯自如。“流畅性”要求语言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用目的语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类反映目的语文化的资源,如:电视节目,电影,歌曲等。学生通过欣赏各类文化资源获得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要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只重书面知识的缺点,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语言功底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实用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0/0
      上一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下一篇:英语学习|浅谈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 对学生英语多元能力的培养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