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尧曰篇3
教程:经典读吧  浏览:1516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尧曰篇(3)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The Master said, "Without recognizing the ordinances of Heaven, it is impossible to be a superior man. Without an acquaintance with the rules of Propriety,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character to be established. Without knowing the force of words, it is impossible to know men."

      【原文】来源:考试大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①;不知言,无以知人也②。”

      【今译】

      孔子说:“不知命,就无法做君子;不懂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析辨别人家的言语,就无法了解人。”

      【注释】

      ①立:立足于社会。

      ②知人:了解人。

     

      本章孔子讲立身处世的要点。“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里明确地把“知命”规定为“君子”的必要条件。联系下句“不知礼,无以立也”,说明“知命”也就是“知礼”,“知命”能为“君子”,即孔子自己主张的“君子立于礼”的意思。清人刘宝楠注释这段文字时指出:“知仁义礼智,安处善乐循理,谓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解释完全符合孔子思想的本义。孔子谈“命”,的确是从认识论和伦理学角度,从知人、待人、处事,从人对社会的认识,去揭示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存在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认识和掌握社会活动及人的行为规范的目的的。

      学礼,主要指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礼仪、礼节和人们相待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学礼是为了掌握做人的依据,人们依据礼的准则、规则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被社会容纳,才能在社会上立住脚。在当时,孔子所谓学礼以立人,即要求人们学会处理贵贱、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亦即要求每个人认知自己所处地位,学会待人处世的礼制、礼仪、礼节。作为个人来说,就是要把品德修养同礼的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一致起来。

      “不知言,无以知人。”言者,心声也。听其言,观其行,对一个人的心事、意图、品格,大致是可知的。孔子的“三知”,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细加体会,必有教益。

      致此, 《论语》中英文版共二十章上传完毕,希望对每一位读者大有裨益!

    0/0
      上一篇:《论语》中英文版 尧曰篇 2 下一篇:海伦·凯勒自传《我的生活》第1期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