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教:学会情绪管理,是父母的一堂必修课
教程:幼儿英语学习方法  浏览:176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学会情绪管理,是父母的一堂必修课

    当孩子大哭大闹时,你有没有对他吼叫?

    当孩子不听你话时,你有没有感到生气?

    当父母这么久,你有没有情绪失控过?

    记得在小D2岁左右,我出现了第一次情绪失控。

    事情的起因

    在小D2岁左右,开始出现了“terrible two”的苗头,脾气变得越来越大,经常歇斯底里地大哭。她哭得厉害的时候,能把饭菜全部吐出来;她一边哭一边在地上打滚,还拉扯头发;她停止用语言和我沟通,全部用哭和喊来进行。而这样的大哭,不是像以前那样抱抱哄哄就可以解决的。

    有一天,她又一次大哭,导致走廊另一头的邻居竟然报警了,理由是扰民。那一刻,我也崩溃了。当送走邻居关上房门后,我开始对着她大哭大叫。

    这件事情之后,我深刻地进行了反思。我问了自己3个问题,并把这3个问题写在纸上。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就平心静气地和自己对话,让自己诚实地回答。

    我为什么会情绪失控

    这是我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开始我为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小D大哭大闹已经持续1周了,她的哭喊消耗了我太多的精力,我一个人带孩子太累了,等等。但静下心后我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允许自己这么做。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通常面对孩子发脾气,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需要管好孩子,而不是对自己说:“等一下,我需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回应孩子。”于是,我让小D的行为左右了我的情绪。这就相当于我对自己说:“这个房间里没有成人,我已经失控了,所以我需要你,你这个小孩的改变会让我感觉好受一点儿。”有的父母甚至会“修理孩子”,因为这是最快捷的“让我感觉好一些”的途径。

    当情绪失控时,我真正愤怒的是什么

    这是我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同样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也有很多答案——“小D太难管教了”“我不知道她到底哪里出问题了”,等等。慢慢地,我发现其实我是在气恼自己。当小D不停地大哭大闹而我无法解决时,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是无能的,我没有管教好她,我把她的所有行为都归咎于自己。邻居的投诉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把我潜意识里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激发出来了。

    相似的情况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孩子不听话、大叫、打人,大人就容易生气。生气的根源就是我们觉得自己作为父母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负责,如果孩子没有按照预想的结果发展,就说明我们不是称职的父母。

    其实我们需要明白,我们不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负责,但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不需要对孩子的不听话负责,但我们需要对如何应对孩子不听话时自己的表现而负责。

    如果事情再次发生,我会如何做

    提前做好准备

    我开始有一个心理预期,随着小D慢慢进入3岁,她会有越来越多的情绪状况发生,我一定不能把她所发生的任何情绪都归咎到自己的身上。

    我告诉自己,当一个孩子在认知上觉得自己已经独立、无所不能时,其实能力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时他一定会感到沮丧,一定会发脾气。如果你的孩子像小D那样特别有主见,那么他表现的形式会更加极端。而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持平静,这样才能尽我们所能地帮助他度过“理想和现实还有落差”的这段时期。

    告诉自己:我不对这个负责

    作为家长,我们很容易混淆哪些事是需要我们负责的,哪些是不需要我们负责的。当我们对本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负责时,自然就会产生沮丧,从而上升到焦虑,继而变成愤怒。

    比如,孩子不听话。试问,孩子凭什么要听大人的话?凭什么要按照大人的想法做事呢?这并不在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相反,我们需要控制的是如何应对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我不对小D的情绪失控负责,但在小D情绪失控时,我需要负责的是哪些方面?是保持冷静;是帮助她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哭;是当邻居来投诉时对他说“抱歉”,也希望他理解我的女儿正在经历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提前准备一些“口号”做“暂停键”

    很多时候,父母的情绪爆发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当冷静下来想想,其实问题并没那么严重。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当发现情绪正在不断累积、快要爆发时,不妨来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发火真的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深呼吸,冷静!”“我不对这个负责!”

    这些就是我的“暂停键”,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暂停键。这些话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话会让我想起我问自己的前两个问题,会帮我找回理性思考的那个自己。思考可以让人恢复理智,而控制情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找回身体里“理智”的那个自己,而不是让自己被“情绪”所控制。

    大J特别提醒

    经过这样的反思,我更加认同“孩子都是天使”这句话,他们是来帮助父母克服人性中软弱和丑陋的那一面。如果没有小D的这段经历,我从来不曾如此深刻地理清自己的情绪,也从未如此深刻地明白,为人父母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一场修行。

    0/0
      上一篇:美国早教:你每天都看孩子,但是否真正“看到”孩子 下一篇:美国早教:5句话,让家人的育儿水平赶超你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