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喋不休的快活话
教程:英语文化  浏览:544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喋喋不休的快活话

    有时候人们痴迷于这种文字游戏,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尝试。在美国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一种叫做邦威特令(boontling)的人造语言,这种语言曾经广泛流传于加利福尼亚的邦威尔市(Boonville)及周边地区。

    关于这种语言的起源,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找到好几种版本),邦威尔市有两家的兄弟,一家叫达夫(Duff),一家叫伯格(Burger)。1892年的一天,他们坐在一家叫Anytime的沙龙外,为了好玩,突发奇想要创造一种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语言,他们都是苏格兰-爱尔兰裔,所以他们创造的语言一部分是以这两种语言为基础,另一部分来自生活在附近的波莫印第安人(Pomo Indian),但更多还是出于他们那创造生动有趣秘密语言的天赋。他们之所以想创造这种语言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很快他们的计划就失败了,因为整个小城里的人都在说邦威特令语,当地人把这种语言叫做哈平邦威特(harpin'boont,喋喋不休的快活话)。

    之后的40年里,生活在这个旧金山以北160公里、与世隔绝的小镇里的人一直在使用这种语言。它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以至于有时候有些人大胆走出小镇的时候,发现要花上一两分钟的时间才能重新适应外面那个讲英语的世界。随时间的推移,这种语言发展到有1200个词,很多还都是淫秽词语,当然了,秘密语言一直不都是这样的吗?

    在这种语言里,很多表达方式都与当地的特色有关。咖啡在这里叫做zeese,这个词是当地一位叫做扎克利亚·克里夫顿(Zachariah Clifton)的营地厨师名字的首字母,他做的咖啡浓到能让勺子立起来。一位叫做奥托(Otto)的勤勉德国人创造了otting这个词,表示勤奋工作。他们把山羊叫做billy ryan,把煤油马灯叫做floyd hutsell,把馅饼叫做charlie brown,因为有个叫查理·布朗的当地人常常在吃饭之前先把馅饼吃掉。妓女在这儿叫做madge,医生叫做shoveltooth,因为有一位年轻的医生门牙像铲子一样向外突。

    其他词则是以缩写为基础,比如forbs就是50美分(four bits),toobs就是25美分(two bits),hairk就是haircut(剪头发),smalch就是small change(零钱)。还有一些词汇则基于文学或者圣经中的暗指,因此一个私生子叫做bulrusher[2]。还有些词汇则属于比喻词,一场大雨是trashlifter(意指能使垃圾漂浮起来),暴雨是loglifter(意指能让木头漂起来)。

    但是最值得记录的应该是一些拟声词,其中一个指性交的叫ricky chow,即床上的弹簧受到挤压时发出的声音。还有很多词则带有色情意味,比如burlapping,即性行为的委婉语,据说来自当地的一段轶闻,讲的是一对年轻的情侣在一个杂货店后面的一堆粗麻布上“消磨”了一个小时。

    尽管现在还有些人讲邦威特令语,但它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普遍了。比邦威特令语好很多的是伦敦东部流行的一种押韵俚语。押韵俚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而是一种自由地在讲话时插入风趣幽默俚语的行为。

    伦敦东区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会讲英语俏皮话的人(cockney,这个词源于中古英语中的cokeney,公鸡蛋的意思,俚语,指城里人)。据说出生在著名的圣玛利勒布教堂(St. Mary-le-Bow Church)钟声所及范围内的人才算真正的东区人。这个教堂位于伦敦城的齐普赛街(Cheapsied),但是已经有一个世纪没有这样的人出生了,因为这个钟已经在二战中被德国军炸毁了。不管怎样,伦敦崛起为金融中心便意味着人们不得不搬到更东边的地区,那个地方即使能听到教堂的钟声,也已经很微弱了。

    伦敦东区一直就是个大熔炉,每一批大量涌入伦敦的外来者带来的语言,都会融入到伦敦人自己的语言中去,从16世纪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到如今的孟加拉人,皆是如此。有些则是那些在英帝国大肆扩张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到了海外大开眼界之后的人带回来的语言。比如,shuft表示看一看,buckshee表示免费的,这两个词都来自印度。让我们闲聊一下(parlyvoo)显然来自法语中的parlez-vous。现在,还有些东区人使用的、来源已经不太明显的词,比如san fairy ann,意思是不客气,即法语 ça ne fait rien的变体。

    东区人还发明了数百个自己的词,比如hang about表示等一等;leave it out表示行了,别再烦我了;straigh up意思是说实话,那是真的;行为不端的人则是out of order或者 taking liberties。

    但是毫无疑问,伦敦东区人对英语最大的贡献是押韵俚语。没有人知道这种俚语发端于何时,但显然自19世纪开始它们越来越流行。有些俚语只流行了一小段时间就不知所踪了,有的则坚持了几十年,还有些走向了世界,它们低贱的出身和真实的含义已经没有人再注意。

     

    0/0
      上一篇:法国人的文字游戏 下一篇:麻烦+吵架=老婆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