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教: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望,到底应不应该满足
教程:幼儿英语学习方法  浏览:193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望,到底应不应该满足

    公众号后台曾有个妈妈给我留言,说自己2岁半的儿子一进玩具店就抱着车模玩具不放手,不给买就大哭大闹,很让人头疼。小D也出现过这样的苗头,当她第一次抱着一个毛绒玩具不放时,其实我并没有给她买玩具的计划,但后来也买了。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小D越来越大,慢慢地会要求得到更多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我都能轻易满足,而且如果每次她的要求都得到满足,对她的成长也是不利的。下次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为此,我和她的认知老师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老师帮我分析了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这3种方式的优劣显而易见,我觉得非常受益,下面就把分析的过程分享给大家。

    方式一:果断拒绝——不建议使用

    举例:“不买,家里的玩具车已经很多了,你还要买。上周刚给你买的车子被你弄坏了,你根本不珍惜玩具。不买!”

    通常孩子从2岁左右开始对自己的感知和认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开始知道了“我”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会有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的说法,这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的愿望空前膨胀,因此会有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且都是非常具体明确的。比如,小D之前还总是说“不”,2岁左右时最喜欢说的句式是“我要×××”,走进商场或超市,她都会用这样的句式和我说话:“我要冰激凌!我要娃娃!我要……”

    这是孩子第一次体会表达自己内心愿望的感受,而他们需要根据父母的回应来形成自我认知。如果父母像方式一这样回应孩子的愿望,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我不配拥有,我太贪婪了,我不该得到我想要的东西。这些反馈会形成孩子内心的声音,从而固化为孩子的自我认知。

    如果孩子每次说“我要××”都被父母严厉打击的话,逐渐地孩子就不会再坚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愿望,长大后当他们内心有梦想时,小时候那个被打击、被否定的声音就会出现,从而不敢再去追求梦想。

    方式二:心软妥协——不建议使用

    举例:“哦,宝宝要这个啊,我们不买。哎呀,宝宝不哭,乖,我们出去了……好了,好了,给你买,你不要哭,你答应妈妈要乖乖听话,我就给你买。”

    这也是非常典型的情况,即父母因为孩子哭而妥协,而且还会用买东西作为让孩子听话的交换条件。这样的处理方式有3个方面的坏处。

    首先,通过这种方式,大人很清楚地给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使一开始父母不答应我的要求,只要我哭闹,最终他们都会妥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其他任何事情上都使用这个招数来逼迫父母妥协。

    其次,把给孩子买礼物作为一种交换条件,只有乖才会有玩具,才会得到奖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失去内在的激励动机,不会自发地认为我应该讲理,而是把这些本来就该具备的品质建立在外界激励之上。当没有外界的激励时,他就不会守规矩;或者当他想要做某件事时,就会用“不守规矩”来达到目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当大人每次都这样轻易满足孩子时,孩子就会默认这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他所拥有的东西。长大后,如果他发现自己的欲望和能力不匹配时,就容易出现落差或者变得特别物质化。

    方式三:使用共情——建议使用

    举例:“哦,你特别想要这辆车模。这辆车好酷啊,宝宝好喜欢。可是它不在我们今天的购物计划中,我们把这个愿望记下来吧,等到宝宝生日时再来买。嗯,宝宝的生日是在几月啊?11月,现在是8月,还有1、2、3,3个月。哇,宝宝很快就能得到这个玩具了!”

    在使用这种方式时,首先,我们没有打击孩子的愿望,而是向孩子表达:我听到你的愿望了,“你特别想要”;其次,我们认可了孩子的愿望,“这辆车好酷”。这样的共情和认可很关键,这是在告诉孩子:你的任何愿望,无论大小,都是值得鼓励和认可的(在大人看来,孩子只是想要玩具,但对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当下最重要的一个愿望)。经常受到共情和认可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明确自己的梦想,并且会坚定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父母在做共情时,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把他们的愿望具体化、语言化。很多两三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成熟,所以总会出现用行动来表达的现象,比如哭闹、撒泼甚至打人等。当父母帮助他解读愿望时,其实也是在对他进行语言启蒙。这样,当他下次想要某个玩具时,也许不只是说“我想要”,也许不会动不动就大哭大闹,而是学会用一些小小的谈判技巧来告诉大人“为什么要”。

    在这之后,父母需要给孩子设立一些界限,告诉孩子: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你想要就马上会得到。父母可以先陈述事实,告诉他“不在今天的购买计划内”,也就是告诉孩子:不是因为你不配拥有,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同时,可以帮助孩子把今天的“不买”转化成一种未来的期待。

    对于小D这样学龄前的孩子,能够做到上面这一步就可以了,而对于上学后的孩子,老师建议还可以多做一步,即把这种期待转变成他自己的努力——“如果你想更快地得到这个玩具,也许你可以通过打工赚钱,或者可以制订一个储蓄计划。”这样就可以告诉孩子,愿望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的。

    认知老师还特地强调了一点,千万不要用玩具来弥补自己平时缺席的愧疚。很多家长习惯于通过给孩子买玩具来弥补无法陪伴孩子的内疚感。这类家长的孩子通常对玩具有着很强的欲望,总是什么都想要。这是因为,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被爱、不被珍惜时,就会把这种对爱的索求转移到外界的物质上面。因此,当孩子变本加厉地想得到各种各样玩具时,父母就应该停下来检讨一下,看是否是因为自己给予孩子的高质量陪伴太少。

    很多时候,大人如何看待孩子的物质欲望,折射的也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当我们自己的内心非常“匮乏”时,就需要通过不断地买东西来填补,孩子也是这样的;当我们羞于谈论金钱,觉得物质特别不好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通过评价孩子的行为把这样的羞愧感传递给孩子。

    大J特别提醒

    总有人说,“遇见孩子,是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段时间我对此深有体会。如果不是遇到小D要买玩具这类事,我从未真正静下心来审视和梳理自己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在这个物质消费的时代,我们无法避免跟孩子谈论金钱和物质欲望。但我们需要清楚:

    不买玩具,不等于不爱孩子;

    拒绝孩子,不等于打击孩子说出愿望的勇气;

    谈论物质,就是希望孩子明白:有些快乐可以买到,但还有更多的幸福是无价的。

    0/0
      上一篇:美国早教:当孩子感觉更好时,才会表现更好 下一篇:美国早教:规则和爱并不矛盾,孩子需要一定的界限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