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之事非同小可
教程:英语文化  浏览:208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商标之事非同小可

    很多公司为了给产品取个合适的名字都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London Sunday Times)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家瑞士糖果厂委托英国商标专家约翰·墨菲(John Murphy)为他们生产的一种新型糖果取一个吸引人的名字。他们通过计算机随机组合了一些名字,还请了一组专家坐在那儿冥思苦想各种名字,墨菲的公司给瑞士人提供了350种选择,但这家糖果厂拒绝了其中302种,他们认为这些名字既不好听又不讨人喜欢,而在剩下的48个名字中,也只有两个名字没有在其他国家注册过。其实墨菲自己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他的公司在英国叫Novamark,但在其他国家却只能叫Inter Brank,因为Novamark在其他的国家已有人注册。

    正因为取名字不容易,商家和厂家们才会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商标。劳斯莱斯汽车(Rolls-Royce)每年要处理500起商标侵权案件(其中大部分侵权者都是管道工,他们总爱打着“管道工中的劳斯莱斯”这样的招牌)。其他公司就没有这么高的警惕性了,在商标保护方面也没那么成功。Aspirin(阿斯匹林)、cellophane(赛璐玢)、yo-yo(悠悠球)和escalator(自动扶梯)都曾经是品牌的名字,但现在却失去了专利权的保护。

    很多商品的品牌却仍然被大众当做普通词汇使用,比如Band-Aid(邦迪)、Frisbee(飞盘)、Jell-O(果冻)、Coke(可乐)、Kleenex(可丽舒)、Xerox(施乐)以及英国的Hoover(胡佛),这个品牌名已经成了静电吸尘器和吸尘的代名词(人们会说“Did you hoover the carpet?”你吸地毯了吗?)。如果你的竞争者不得不借用你的名字来让消费者熟悉他们的产品,比如“可乐味道的软饮料”或者“明胶状的甜品”,那么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对你来说就是轻而易举了。

    尽管有时候费了很大周折才塑造了一个好品牌,但每年在美国有一千多家公司却选择换掉公司的名称。其原因有时候是因为与其他公司合并或者被其他公司收购,比如USX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原名U.S. Steel)或者Tambrands(原名Tampax),这些公司不想让消费者把它们和原来的某一种产品联系到一起,因此选择了改变自己的名字。

    但有时候,坦白讲,只是一时糊涂而已。1987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的主席理查德·费里斯(Richard Ferris)花了700万美元把公司的名字改成了Allegis,但这个新名字却被视为一场灾难。纽约的地产开发商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说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下一个世界级的传染病”。仅仅六周之后,菲利斯被免职。他的继任者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的名字变回来。

    还有些公司的更名也许并没有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否对公司有利还值得怀疑。在1987年举行的一场民意调查中,不到60%的人知道Esmark是美国的一家大型综合企业,但却有同等数量的人还记得Swift,这是Esmark 12年前的名字。其他那些取了新名字,但不知是吉是凶的公司还包括Unisys(由Burroughs和Sperry两家公司合并而成)、Trinova(原来的Libbery-Owens-Ford公司)和Citybank(花旗银行,原来的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一家公司换名字的过程和为一种新产品取名字一样复杂,通常这家公司会将业务委托给一家像Novamark或者Lippincott & Margulies这样的专业取名公司,专家们会提出好几百甚至上千个名字供他们选择。有时候为公司取名字的也许是其雇员或者专门成立的取名小组。一般的情况下有3/4的名字会被放弃,因为已被注册或者在其他国家具有某种不礼貌或者不恰当的含义。

    如果你想要推出一种新产品,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些名字你绝对不能使用,比如Sic(与sick同音,病弱的意思)、Pschitt(与shit同音,大便的意思)、Plopp(扑通掉下的意思)和Super Piss(piss在英语里指小便)。其实前两个词是法国的两种软饮料的名字,第三个是中国台湾的一种糖果,而第四个是芬兰的一种除冰装置。抱歉了。

    0/0
      上一篇:有趣的美国地名 下一篇:世界各地的脏话是共通的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