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简史 The Birth of England 英格兰的诞生(600—800)
教程:英语文化  浏览:476  
  • 提示:点击文章中的单词,就可以看到词义解释

    英格兰简史 The Birth of England 英格兰的诞生(600—800)

    596年,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在罗马一个市场上注意到有两名金发的奴隶,于是问他们从何而来。两名奴隶说自己是“盎格鲁人”。据史学家比德记载,教皇当时听完说道:“不是盎格鲁人,而是天使。(Non Angli sed angeli.)”

    大不列颠彼时是法兰克帝国遥远边界上一处被遗忘的殖民地,当时法兰克帝国的疆域涵盖了今日法国和德国的大片国土。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热衷于传教事业,教皇向肯特国王艾塞尔伯特和他那位来自法兰克帝国、信奉基督教的王后贝莎的朝廷派去了一名主教,这就是奥古斯丁主教。579年,奥古斯丁率领40人的本笃会(Benedictine)传教团抵达位于肯特东北部的赛尼特岛(Thanet),艾塞尔伯特国王下令在户外接见一行人,其原因是异教徒害怕这些传教士“施妖术”。

    奥古斯丁的传教活动取得了成功,艾塞尔伯特国王皈依基督教,并于602年将坎特伯雷的一块土地捐献出来盖新教堂。奥古斯丁成为坎特伯雷的首位大主教,塞尔伯特国王也制定了英格兰的首部法典,该法典共有90个条款,规定新教堂享有多项权利。这部法典也是首部用“英语”即盎格鲁—撒克逊语写成的公文。次年,国王艾塞尔伯特和奥古斯丁与来自班格尔等地的威尔士教会领袖在塞文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大胆寻求和解,后者奉行的是传自罗马的一种凯尔特礼拜仪式,是修道院式,而不是福音式。该宗教仪式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历法、悔罪仪式和剃度方式,剃的是前额的头发,而不是头顶的头发。即使在罗马教廷权威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双方也无法达成共识。奥古斯丁很气愤,据说他向不列颠人威胁道:“如果你们不能和你们的朋友和平共处,那么你们就应该向你们的敌人开战。”最终,他一无所获地返回了肯特。

    与此同时,东盎格里亚(East Anglia)的瑞德瓦尔德国王(King Redwald,600—624年在位)正在从英格兰中央地带扩大疆域,后来形成了麦西亚(Mercia)中央王国。国王本人鲜为人知,人们仅知他死后也许在东部萨福克郡的萨顿胡(Sutton Hoo)举行过船葬。船葬遗物于1939年被人发现,如今陈列于大英博物馆。船葬遗物中有来自地中海和拜占庭的碗碟与宝石,也有来自德国莱茵河流域的宝剑和精美头盔。萨顿胡船葬遗物打开了了解古代世界文明的一扇窗户,窗内虽晦暗不明,却引人入胜。

    在诺森布里亚,葛德丁部落的灾星艾塞弗里斯国王被爱德温国王(616—633年在位)取代,后者军队庞大,实力雄厚,足以向南荡平麦西亚直至肯特的国土。击败西撒克逊王国之后,爱德温国王班师返回约克郡,不仅带回了艾塞尔伯特国王信奉基督教的女儿埃泽布嘉(Ethelburga)公主,还带回了一位名叫保林(Paulinus)的罗马修道士。保林于627年为爱德温国王及其手下各领主施洗礼,并建立了约克大教堂。一名改信基督教的领主向爱德温国王谈及一只冬日晚餐时出现在大厅的麻雀,他说这只麻雀“从一扇门飞进来,在壁炉发出的光和热中停留了片刻,接着从另一扇门飞出,然后消失不见……同样,人的生命也在世间停留片刻,可是在这之前和之后情况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如果这种新教义能够明确解答我们这方面的一些疑问,那么我们不妨信奉”。不过爱德温国王手下的大祭司就没有这么深刻的思考,他拿起一根长矛冲进自己治下的寺庙,下令将整个寺庙付之一炬。

    林第斯法恩岛的修道院是北欧教堂文化在黑暗时代的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图中是受到光照的《马可福音》手稿的开首版面。

    爱德温国王的威势并未持续多久。麦西亚王国一位名叫彭达(Penda)的厉害角色向他发起了挑战。彭达是异教徒,与威尔士统治者格温内思的凯德沃伦(Cadwallon of Gwynedd)素有联系。633年,这些领袖人物会合,在约克郡哈特菲尔德—奇斯战役(the battle of Hatfield Chase)中杀死了爱德温国王,诺森布里亚的大片国土毁于战火和屠杀之中。北方的基督教事业一时间跌至谷底,不过一年之后,另一位信奉基督教的撒克逊人奥斯瓦德(Oswald)从爱奥那小岛的偏安之所出击,占领了诺森布里亚。他带来了一个叫艾丹(Aidan)的传教士,并与此人一起于635年在诺森布里亚海边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建立了一座修道院。英格兰似乎迅速接受了基督教。即便是彭达也允许他的子女受洗皈依基督教,并称“任何不顺服他们所信奉之神的人都是卑劣可怜的”。655年,彭达最终被奥斯瓦德的弟弟奥斯维(Oswy)击败,英格兰的最后一位异教徒统治者死去。撒克逊传统里的自然守护神兼战神蒂乌(Tiw)、沃登(Woden)、托尔(Thunor)和弗雷娅(Freya)后来演变成一周中某一天的名称。

    关于英格兰应该信奉什么样的基督教,答案莫衷一是。林迪斯法恩践行的是爱奥那岛式的仪式,657年,奥斯瓦德的弟弟奥斯维在惠特比(Whitby)修建了一座新的修道院,此时这种宗教仪式才得到巩固。不过诺森布里亚王国的很多人遵循由修道士保林引入约克的罗马式宗教仪式。关于何时斋戒和庆祝复活节的问题爆发了内部争端,后来很快引发了诺森布里亚教会内部的争论,并演变成了爱奥那岛传统派和坎特伯雷现代派之间的矛盾。664年,奥斯维召集坎特伯雷的教会首领到惠特比参加宗教会议,诺森布里亚王国的科尔曼(Colman)和里彭王国(Ripon)的威尔弗里德(Wilfrid)在这里掀起了唇枪舌剑。威尔弗里德曾去过罗马,他十分支持罗马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他之所以代表坎特伯雷参加此次会议,是因为他会说盎格鲁—撒克逊语。在他看来,教皇的权威和罗马不断发展的传教活动彰显了凯尔特人的落后局势。他巧舌如簧,对这次宗教会议施加了很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说动了奥斯维,他声称圣彼得是“教会的基石”,掌管着通往后世生活的钥匙。科尔曼率领下的爱奥那岛人一怒之下返回爱尔兰,这一举动本身就是宗教仪式纷争的鲜活证明。威尔弗里德成为约克主教。

    罗马趁热打铁。669年,教皇新派的一名特使抵达,这就是塔尔色斯的西奥多(Theodore of Tarsus)。他出生于小亚细亚,精通希腊、罗马和拜占庭文化。到他690年去世之时,西奥多已经在坎特伯雷建立了14个地方主教辖区。肯特国王和韦塞克斯国王根据教皇辖区广泛实行的法典起草新的法典,免除了教会的民事义务,并就社会行为和军事行为制定了规则,下令惩治盗窃行为、暴力行为和非法侵害行为,规定了国王统治之下的等级制度,主教的等级与领主相同,而牧师与自由民相同。

    7世纪末,英格兰也许在政治上仍然处于分裂状态,但惠特比宗教会议却使其进入了欧洲教会文化主流。此时的教会开始进入财势飞涨的漫长时期,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才结束。在这样一个内乱不断的国家,西奥多建立的教会面向全体英格兰人,教育他们,并向他们提供福利和公共管理服务。因此,在林第斯法恩岛诺森布里亚王国荒凉的海岸上,绽放了一朵文明之花,其未来的璀璨程度与欧洲其他任何国家毫无二致,它创作了不凡的法律和福音书保留了众多手抄与书写材料。在林第斯法恩岛于698年诞生的福音书如今存于大英图书馆,这部福音书展示了凯尔特式主题和欧洲大陆主题的结合,足以媲美同期的北欧文明。这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花费多年人力劳动,据估计共耗费了1500张牛皮。

    664年在诺森布里亚王国的惠特比修道院举行的宗教会议促使英国和英国教堂与凯尔特传统告别,随后的900年风云诡谲,走上了一条臣服罗马的宗教道路。

    674年,比思考普主教(Bishop Biscop)在贾罗(Jarrow)的泰恩(Tyne)建立了一座新的修道院。他是一位新时代的牧师,曾5次前往罗马朝圣,每次都为教会带回大批工匠、乐师、手稿和捐款。贾罗修道院还收留了“可敬的比德”(theVenerable Bede),后者所著的《英吉利教会史》一书于731年出版问世。比德认为此前两个世纪的不列颠是异教徒遍地的国度,撒克逊人的基督教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光明,基督教自此在不列颠群岛大部分地区长盛不衰。虽然事实恰恰相反,不过比德仍是英格兰早期的独特见证人,而且是展示英格兰特性的第一人。他最早使用“盎格鲁的土地”(Angle-land)一词,也是最早为英格兰诞生和成长时期划分年表的人。

    早期英国历史主要根植于活跃在8世纪的诺森布里亚王国的学者比德,被称作“可敬的比德”。图中描绘了比德在贾罗修道院撰写文稿,他已经将英国称作“Angle-land”。

    8世纪时,英格兰的“主导者”从诺森布里亚王国向麦西亚王国转移。757年,麦西亚国王奥法(Offa,757—796年在位)崛起,他是首位统治地位被欧洲各国认可的英格兰国王。奥法是位闲不下来的国王,他致力于在国内主持正义和征收贡税。他还铸造自己的货币—譬如,他在一枚钱币上刻上了王后辛斯瑞(Queen Cynethryth)的头像。他还于785年用一道城墙作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分界线,这就是奥法堤(Offa’s Dyke),位于迪河和塞文河之间。奥法堤与其说是一道防御工事,还不如说是一条边界线,有证据表明奥法堤的位置正好划了一些肥沃土地给威尔士,这也是双方约定好的。786年,教皇派遣使者来到奥法的朝廷,传达了教皇在教规和世俗法方面的一些要求。麦西亚人必须接受这些要求,这也是罗马管辖权的内容延伸。奥法得到了利奇菲尔德(Lichfield)的一处新教区,作为回报,他需要每年向罗马方面赠予黄金并同意将他的儿子艾格弗里斯(Egfrith)“献给”他的王位,成为他的王位继承人。英格兰王国和罗马教会双方订立的这份世俗约定具有重大意义,从此撒克逊国王和诺曼国王之间麻烦不断。

    奥法统治末期,诺森布里亚王国一名叫约克的阿尔昆(Alcuin of York)的僧侣是 查理曼大帝注2朝廷的一名重要学者,他称奥法是“不列颠(不列颠尼亚)的荣耀,是打击敌人的利剑,是抵御敌人的盾牌”。然而奥法的个人野心超越了他的权力。当查理曼大帝提议自己的儿子迎娶麦西亚国王奥法的女儿时,奥法表示同意,不过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也希望查理曼大帝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据说这个条件所暗含的一板一眼的平等交换令查理曼大帝勃然大怒,他宣布和麦西亚绝交,甚至还在一段时期内禁止本国与麦西亚进行贸易。

    奥法在9世纪的统治标志着撒克逊英国的权力更迭,从南部的诺森布里亚王国过渡到内陆的麦西亚王国。图中是中世纪画家对于国王奥法以及圣奥尔本斯修道院的描绘。

    奥法死后,后世子孙逐渐势弱,麦西亚的主导地位发生转变,这一次主导者换成了南部的韦塞克斯。利奇菲尔德被降级,势力不及坎特伯雷教区。814年,韦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Egbert,802—839年在位)侵入康沃尔,将其纳入撒克逊人的统治之下。和东部地区侵略活动不同,这次侵略活动既不是占领,也不是同化。撒克逊人称该地区为西威尔士,该地区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和地方官员。时至今日,康沃尔人仍认为他玛(Tamar)以东的居民是“英国人”和外人。爱格伯特国王接着向麦西亚王国进发,并向长老们请教应该与麦西亚人是战或是和。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他们认为砍掉对方头颅比让对方主动屈服更加令人尊敬”。最后,他们哪种方式都没选择。825年,韦塞克斯军队在史云顿(Swindon)附近取得艾兰顿战役(the battle of Ellandun)的胜利,由此英格兰的权力中心大幅南移,之后再未发生改变。爱格伯特国王接着又进攻东盎格里亚王国和诺森布里亚王国,一举统一了英格兰。

    两个世纪后,在经历弥尔顿笔下的“战火纷飞”之后,英格兰人民在爱格伯特国王及其子孙的领导下终于迎来了撒克逊人的和平时期。韦塞克斯王国暂时的主导地位得到公认,其首府温彻斯特(Winchester)成为英格兰国王的统治所在地。然而劲敌即将来临。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家写道,正如撒克逊人曾经从东部威胁着古不列颠人一样,如今“旋风、雷雨和火龙在空中盘旋”。阿尔昆向查理曼大帝报告说:“此前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恐怖景象……如今我们正忍受着一个异教徒民族的折磨。”北欧海盗即将到来。

    0/0
      上一篇:英格兰简史 Saxon Dawn 撒克逊的黎明(410—600) 下一篇:英格兰简史 The Danes 丹麦人(800—1066)

      本周热门

      受欢迎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