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口语”的概念,仍然停留在旅行的时候问个地方,点个菜,买个酒,聊个天气之类的....
如果你的目标止步于此,并且只愿意练习这些话题,你的口语是不可能变好的。
因为,它们真得太简单,甚至谈不上是真正的交流。
练习口语的目标应该是——能够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谈论较为深入的话题,如学术交流,时事文化,电影音乐等等。
当你的输入不够的时候,这些深入交流是很难实现的。
第一步:把你的根基搭建起来
大家都知道,口语是输出!
打算突破口语的时候,请问问自己的词汇,阅读,听力,是否已经有相对应的积累。
没有词汇,意味着你能表达的内容将会大大受限。没有阅读,意味着你看得太少,自然不懂得表达;没有听力,人家说什么你都听不明白,口语怎么提高?
先说说听力
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盛传一种听力提高方法——每天无意识地听N小时英文广播,就会变成听力巨牛的人。
这种方法非常扯淡,要提高听力的关键在于“互动”,就是你必须回馈你所听到的东西,要去确认你是否听到,听对,听漏;无意识的学习是很浪费时间的,尤其是对于“没有多少时间的成年人”。泛听要有,但至少也要脑子不停地过一下到底人家讲什么了!
听力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选择文本。文本以你能看懂80%以上的,如果你什么都看不懂,那么就赶紧去补单词,补句子,补阅读。我的建议是直接用渊源老师整理好的素材,不建议去听那种每个词都不认识的文章,因为……那种训练根本达不到效果,你都忙着查词去了。
第一遍听,大概抓住全文的要义 。听完以后,快速在脑子里过一遍文章结构。
仔细听,愿意做听写的可以做听写,不愿意做的把听不明白的地方抓出来,反复跟读。一定要做好笔记,把听不出来的东西反复听。
再听,直到听懂为止。
有人问,看中英字幕的美剧能不能提高听力?
我想说的是……你为什么要这样自欺欺人……说真的,我认为对于刚开始练听力的人,应该踏踏实实从正经儿的文本开始。系统的学习,肯定是比胡乱看更有效的。
其实,我也看美剧练习过听力,我把节目分成10分钟一段,先听3次无字幕的,标注出听不懂的地方;然后打开英文字幕,看自己哪里没有听懂,做好笔记,跟读几次;关掉字幕继续听N次,直到听懂为止。
整个过程非常的无聊,如果不是该电视剧的真爱粉,真得干不下去。
《汉尼拔》的好多台词我都能背出来……不是我热爱学外语,而是我太TMD爱汉尼拔……!如果你不能抵抗诱惑,不能忍受无聊,千万不要这样做,否则你就会沦为电视剧的奴隶!!!!
PS.千万不能下中文字幕!我是认真的!
要提高听力,最重要的是每天听,大量听,并且精听。
第二步:口语,从正确说话开始
口音不是大事情,发错音才是大事情!
就拿中文来说“吃饭”,这个词北方人可能会更卷舌,南方人的舌头则可能是偏直的(所以听起来很温柔),这个就是个人特色……但是,你不能把“吃饭”发成“滋饭”。
错误的发音不仅会影响口语,还会影响听力、拼写。
平日要多注意音标,多培养敏锐的听觉,很多人常年发错音,是因为根本听不出区别,这个是最要命的。
第三步:学习说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
有些人学习口语的时候,完全是靠背诵的。
比如说,他们打算去机场,就背下一堆“Where can I getmy baggage?”“Do you have anything to declare”之类的句子,但是,你让他独立说个句子出来,不是语法有错,就是别人根本听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