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对于什么阶段的学习者,都离不开两个字:输入,也就是听和读。高阶学习者的输入更强调大量的浸泡,积累的是“量”,而中等程度的学习者则需要花比较多的“笨功夫”,也就是把材料掰开来揉碎进行分析甚至记忆,积累的是“质”。什么叫“笨功夫”呢?我觉得主要是四个方面,词汇、精听、精读、大量的语法运用练习。
词汇:现在背单词的方法很多,软件、单词书、通过阅读积累等等我都尝试过,经过我的摸索,我的结论是——不存在一种无痛的背单词法。想要词汇量,就只能扎扎实实地背,背了忘、忘了背的痛苦循环谁都经历过,不过虽说这个环节不能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巩固方法来缩短这个循环。一次无意中的摸索,让我发现背单词跟阅读结合能高效地帮助记忆单词。因为考试的缘故,我背的是雅思词汇书,阅读材料也是雅思文章,本来雅思词汇就是雅思考试的高频词,经常出现在雅思阅读里,我就发现每每我背完单词之后去做阅读,一篇文章里能碰到十来个刚刚才背过的单词,这样次数一多,我就发现很多单词经过阅读的巩固之后就没有再忘了。所以我建议,如果要参加一个考试,那就用这个考试的词汇书配合这个考试的阅读去增长词汇量。
精听:主要是听写,全文一字不落逐词逐词地听写下来的那种,对于这个方法,你可能看过很多的赞誉也看过很多的鄙视,但我敢说,起码对于中等甚至偏中上等程度而言,这个方法是很牛掰的。牛掰到什么程度呢,我小学英语老师,从二年级教到我们六年级,每天雷打不动就一道英语作业,就是20分钟的课文听写,在她家长签字+课堂考察的双重淫威下,我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五年,初中高中整整六年因为各种原因对英语的学习很不上心,基本除了词汇量以外没啥长进,一直在啃老本,啃到了三年前,就这样都能高考英语128分、大一裸考四级606分。
由于是奔着雅思去的,我精听用的材料是剑桥雅思系列的听力题,一本剑桥有四份真题,每份真题都有四个听力section,总共16个。虽然每个section也就7-10分钟,但完整听写下来+核对文本+改错总结每个section要花两个小时,所以我每天听写一个section,坚持了两个月听完了剑8和剑9的所有听力,期间感觉到的简直是“飞一般的进步”,两个月之后我已经可以盲听BBC纪录片了。至于是听完一整句话再写还是听自己能记住的,暂停先写下来然后再继续,我觉得没有必要纠结,量力而行就是了,句子太长听一遍记不住是人之常情,反正精听的目的是通过听和写的结合来磨练耳朵对于英语的辨识度,一个句子分几遍听完并不会影响效果。
精读:精读的精髓在于“active reading”,就是每读一个句子,不仅要搞懂它的意思,而且要知道它在全文里起的作用,是主要观点,还是主要观点的补充说明,还是例子。我用的还是雅思阅读,每篇文章在基本扫清了词汇障碍以后,我会逐句在旁边标记这句话的作用。但你要明白,弄清楚作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active reading最终要你练成的不是这种抠字眼的能力,而是解决阅读“看过即忘”的困境,active reading大成的境界是在读文章的时候每看过一句话脑子里就会自动把它的作用识别出来,自动联系上文以便把整篇文章串起来理解,这样文章即使只读一遍也能把握住它的框架,需要找什么信息也知道去哪个段落找,阅读能力就是通过这样的训练提升的。
语法运用练习:解决了语法问题也就解决了长难句的问题。前面说过其中一种语法学习的偏差,是把语法当条条框框背了。语法问题,我考雅思的时候都没找到什么好的学习方法,直到我考GMAT,GMAT有个变态题型叫sentence correction,也就是考了这个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语法是一种逻辑,一种语言逻辑,简单地来说就是说话的顺序。大部分的句子,都离不开一个“主谓宾”的框架,至于什么从句定语状语,都是对这个主要结构的修饰和补充罢了。